潮汕气象爱好者微博_潮汕气象爱好者微博动态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潮汕气象爱好者微博的问题。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希望这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1.郑州一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201.9mm,一小时201.9毫米是什么概念?
2.气象爱好者混沌初开是什么人?
3.树莓派可以用来干什么
4.获得天气资料的方法
5.历史上有哪些台风名字是因为台风破坏力大而被除名的?
郑州一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201.9mm,一小时201.9毫米是什么概念?
按照一般标准,日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称为特大暴雨,郑州今日一小时降雨量就达201.9毫米。“中国气象爱好者”微博指出,1小时内郑州下了201.9毫米的暴雨,一举刷新5大纪录:全球省会城市一小时最大降雨纪录;
全国国家级气象站一小时降水纪录;
中国省会城市单日降水纪录;
郑州有史以来最强降雨纪录;
郑州7月降雨纪录。
郑州地铁全线停运,12人死亡
自7月17日以来,郑州市连降罕见特大暴雨,造成郑州地铁发生积水等情况,郑州地铁启动紧急响应机制,全面疏散乘客。
此次强降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7月20日18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列车在海滩寺街站和沙口路站隧道列车停运。18时10分,郑州地铁下达全线网停运指令,组织力量,疏散群众,共疏散群众500余人,其中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均已送医)。
气象爱好者混沌初开是什么人?
短时间,本届世界杯爆冷,墨西哥队战胜了卫冕冠军德国队,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了一条微博称“墨西哥城发生显著地震”。这是真的吗?
不妨我们脑洞大开一些——如果69亿人同时起跳,会发生什么?
我查了一下,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大学的年轻物理学家真的在网上参与了这个略搞笑的讨论。但是从结论来看,他们是认真的……
偏离轨道?
“世界跳跃”使地球偏离运行轨道的原理,同大炮发射差不多:炮弹从炮筒射出、炮身向反方向后退。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我们跳跃时必须用脚蹬地面,实际上就是利用地面对脚的反作用力起跳。
这个力使人离开原来位置,同时其反作用力也使地球离开了原来的位置。由于地球上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北半球,如果人类同时各跳个得,其结果会使地球向南偏离一点,但又会立刻回到原点。
引发地震?
至于“世界跳跃”引发地震,还要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所有人尽可能紧密地站在一起;一起跳、一起落地。69亿人一起落地,这相当于给地壳重重一锤。这个锤子的重量约为3.16?1011千克。
据测算,这一锤砸在地壳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产生一场里氏震级3级的轻微地震;如果恰巧砸在断层的敏感点上,引发一场灾难不是不可能。
自转变慢?
“世界跳跃”令地球自转变慢的原理,跟花样滑冰运动员旋转的原理相同:如果你看过花样滑冰,一定会注意到,滑者张开双臂时,旋转速度较慢;然后随着双臂的收拢,滑者会快速旋转起来;当他们完成转身三周跳的高难度动作后,一落地便迅速张开双臂,旋转随即停止,身体稳定下来。
物理学家把这一奇特的效应称为“角动量守恒定律”。如果一个做旋转运动的物体,其上有一部分离转轴远去,那么旋转速度会随之减小,反之亦然。
当地球人一起跳离地面时,就是地球上的一部分离开地轴远去,导致地球自传变慢,昼夜变长。不过,这只是一瞬间的事,随着地球人落回地面,地球自转又恢复正常了。
这些只是提出的一系列假设,如果真要实现却是困难重重。虽不能实现,但是有个大胆的猜想却也是一件好事。你说是吗
树莓派可以用来干什么
几乎各民族都有古老的关于宇宙万物起源和产生的神话。在我国就有盘古氏开天辟地的神话,封建社会的蒙学读本《幼学琼林》一开始就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正如上面所介绍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拓宽,从肉眼到光学望远镜,从光学望远镜到射电望远镜,由于地球大气的阻碍,我们在地球上还是不可能收到全方位的信息。
到了宇航已成为现实的时代,人们理所当然的把望远镜搬到地球之外,这就是世界上最新的望远镜——哈勃望远镜。这是1990年4月24日送到离地球613公里轨道上的最先进的望远镜。从而摘掉了地球大气层这个遮眼罩。
根据观测和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起源于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那时也可以说是混沌初开。而这大爆炸的起点的状态是当今天文学、物理学研究的热点。
现代科学家认为在最原始状态下电磁作用、弱相互作用、重力作用都是统一的,在大爆炸的一瞬间开始,重力场、电磁场相继独立出来,此后才由原物质形成质子和中子,随着宇宙物质的进一步演变生成现有的原子核和原子。我们的银河系大约在100亿年前形成。
获得天气资料的方法
树莓派的功能用途无线热点、机械假肢、简易自制笔记本、WiFi小车、远程发送微博等。1、无线热点。
这大概是地球人拿来干的最多的一件——插上网线和USB无线网卡,配置之后就可以作为一个无线热点。
2、机械假肢。
MIT Media Lab的研究员把它作为机械假肢的控制器。
3、简易自制笔记本。
把树莓派跟LCD液晶面板连上,再加上鼠标键盘和电源,找一个漂亮的壳子套上,就变成一个简易自制笔记本了。
4、WiFi小车。
IBM的一个工程师把它安在一个模型小车上,然后通过WiFi信号来控制小车的行动。
5、远程发送微博。
气象爱好者把它绑在检测气球上,还用它在平流层发了一条微博。
6、控制车库门开关。
还有拿树莓派控制车库门,再结合Siri遥控车库开关的达人。
7、监控拍摄。
最后还有接上摄像头,连上WiFi作为小型拍摄设备,体型小,易隐藏。
8、备份邮件。
我使用树莓派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备份我的邮件。我使用一个叫做getmail的软件来检查每份使用POP或者IMAP协议的邮件,定时查看各个帐号的邮件。然后把邮件保存到一个mbox文件,这个文件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复制到另一台电脑上做长期的邮件归档。
9、搭建个人RSS阅读器。
我最近发现了miniflux,一个自托管的基于网络的RSS客户端,可以安装到树莓派上。和许多人一样,当谷歌宣布将在7月1号关闭Google Reader后我也开始将个人数据迁移出来。我使用了一阵子rss2email,让它把RSS每一条目都发送到我的邮箱中。但其实我不是很喜欢这个方法,于是我花了点时间寻找Google Reader替代品并试过了rss2email之后找到了miniflux。在树莓派上安装miniflux十分简单,你只需要提前安装PHP和一个web服务器软件就好了,比如nginx或者Apache。
10、搭建网站。
树莓派一个很明显的用处就是作为网站的后台服务器。我曾这么用过一阵子,而且很快就要重新这么干。树莓派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静态网站,一些web框架也不成问题。我就在上面搭建过一个Flask框架,我甚至听说有的人直接在树莓派搭建了个Wordpress。
11、家用网络存储。
只消耗很低的电量,树莓派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NAS(网络连接式存储)。之前我把一个500GB的笔记本硬盘连接到树莓派上,还在上面安装了一个操作系统。我可以在上面存放许多需要在不同电脑间传输的文件。然后通过SFTP来连接,然后在家里的任何机器上都可以访问(即使不在家,只要路由设定对了也不成问题)。你也可以在派上安装Samba,这样Mac和PC都可以更容易地存取。
12、站点监控。
树莓派的另一个用处就是用来检测对我来说很重要的网站。我写了个Python脚本并定时运行,确保这些网站回复一个200状态码(这意味着一切正常)。如果脚本判断出网站出了问题或者无法访问,会把这个事件的总体情况发邮件给我。我使用的Python模块是Requests,而发邮件的模块则是smtplib。
13、事件提醒。
我让树莓派把我需要记住的重要事件发邮件给我。之前我用的是谷歌日历,但我只在简单事件才用它。所以我用树莓派代替了它,一段定时任务的Python脚本就够了。我设定了要记住的日期、时间和消息,这些参数会传给我的Python脚本,到了那一天它就会把消息发送到我的邮箱,提醒我当天的事件。
14、家庭相册。
我的树莓派同时还支持着一个私人网站,网站放着我所有的家庭照片。我设立了验证信息所以只有我希望让他们看到的人才能进入网站。这比你的Facebook相册要靠谱多了,因为脸书上面你的账户有可能被删除,而且照片会被陌生人偶然看到。很简单,就是用PHP获取树莓派上一个文件夹里的照片而已。
15、点唱机。
上面提到我把派当作一个网络存储器,所以我所有的音乐也都在上面。我的派上接了个立体扬声器,然后使用mpg123在树莓派的命令行里播放音乐。虽然有很多其他的mp3播放器,图形界面的也有,但我还是选择mpg123,因为它简单好用,安装也很方便。
历史上有哪些台风名字是因为台风破坏力大而被除名的?
获得天气资料的方法:气象局官网、天气预报APP、智能音箱、社交媒体等。1、气象局官网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气象局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提供天气预报和实时天气信息。通过访问官网,我们可以获取到当地的天气预报、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详细数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气象局官网可能会有不同的网址,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查找。
2、天气预报APP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人习惯使用天气预报APP来获取天气信息。这些 APP 通常会提供实时天气数据、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气温曲线图、紫外线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等。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知名的天气预报APP,如AccuWeather、Weather Underground、小冰天气等。
3、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也可以帮助我们查询天气情况。只需通过语音指令,比如“今天天气怎么样”、明天会下雨吗”等,智能音箱就会通过互联网连接到天气数据源,为我们提供最新的天气预报信息。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智能音箱品牌,如Amazon Echo Google Home、小爱同学等。
4、社交媒体
许多气象机构和气象爱好者会将天气信息发布到社交媒体上,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Twitter 等。关注这些账号,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发布的天气资料来获取最新的天气情况。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天气预报账号,比如微博上的“微天气”、“中国天气网”等。
天气预报的内容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中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它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
到目前为止历史上被除名的台风有:
2013年
1301清松(确定除名):
清松本默默无闻,被除名的原因却是“名字太吓人”,因其英文发音“Sonamu”酷似海啸的发音”Tsunami”而引起了马来西亚沿海民众的恐慌,故由马来西亚当局提议申请将其除名,成为继欣欣、婷婷之后第三个“纯技术性除名”的热带气旋。其替代名字将在今年的会议上宣布。
1311尤特(未确定是否除名):
尤特是近年来对广东造成最大破坏的热带气旋之一。在西南季风的支援下,尤特登陆后从广西掉头回到广东,并徘徊四日之久,期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结构,从而为粤西到粤东的广东全境带来创纪录的强降水,惠州局地过程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潮汕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京广线中断,至少52人在尤特造成的灾害中死亡或失踪。
1323菲特(未确定是否除名):
菲特是1949年以来10月登陆中国大陆的最强热带气旋。由于登陆时强度强,加上深秋背景气压较高,气压梯度大,登陆点附近出现令人瞠目的风速,浙江几项风速记录均被其打破。而真正令菲特载入史册的是其北侧倒槽在浙江北部制造的破纪录的特大暴雨,浙江全境有多个国家级站点的日降水量记录被打破,浙江的日面雨量纪录由1962年9月6日的109mm刷新至2013年10月7日的149mm,而过程面雨量亦位列历史第三位。作为浙北降水中心的余姚被大水围城数日,城市完全瘫痪。仅宁波一市的经济损失就超过270亿元,成为有史以来浙江经济损失最为惨重的热带气旋。
1330海燕(确定除名):
还是菲律宾。不过,这回的主角是海燕自己。全世界气象工作者、气象爱好者都在2013年11月8日这一天目睹了这个星球上最不可思议的神迹。亚太各大气象机构均给出了封顶最高或有史以来最高强度。事实上,以下任一一项都能成为海燕被除名的理由——有纪录以来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之一、卫星分析(德沃夏克分析法)广泛应用以来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有纪录以来全球登陆时最强的热带气旋、菲律宾死亡失踪近万人、西北太平洋1975年以来致死人数最多的热带气旋
2012年
1224宝霞:
又是菲律宾。只是这次不是“水台”,而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顶级台风——五级台风(美国联合警报中心定强为145kt,远超17级,强于桑美)。同时,宝霞还是有史以来纬度最低的五级台风。菲律宾历史上不乏五级台风侵袭,但多数登陆北部人口稀少的吕宋沿海,且吕宋高山对台风强度削减作用明显,破坏相对较小。而棉兰老岛纬度低,五级台风少见,人口相对密集,宝霞为登陆点附近带来了巨大破坏,既有中心附近荡然无存的风毁,也有星罗棋布的山洪泥石流灾害。菲律宾全国共1067人死亡,834人失踪,多数集中在棉兰老岛。这是菲律宾连续两年因台风灾害死亡超过1000人,也是七年来的第四次。宝霞的替代名字将在今年的会议上宣布。
有意思的是,宝霞的“前两世”(2000年、2006年)都是一个孱弱的热带气旋,最大风力均不足12级,且均与“两世”桑美同时存在,均因藤原效应而被两世桑美“摧残致死”。桑美被除名后,宝霞第三世一跃成为当年最强台风之一,颇有咸鱼翻身之意。
2011年
1121天鹰:
天鹰的强度非常弱,按中央气象台的数据仅有10级风力,然而制造降水的能力却出奇地强。其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登陆后,山洪、泥石流、崩塌接踵而至,导致1257人死亡,85人失踪。天鹰因其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而被除名,由“天鸽”代替。
2010年
1011凡亚比:
凡亚比是04年云娜退役后的替补名字,因此这是第一个替补台风名字被除名的案例。凡亚比在广东省引发了近年来罕见的短时间强降水,9月21日多个站点的12小时降水量超百年一遇,强降水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广东全省100人死亡,61人失踪,为近年来所罕见。此外,凡亚比在台湾也造成了一定灾害。凡亚比退役后,由“雷伊”替代。
2009年
0908莫拉克:
相对而言,台湾防灾体系较为完备,防台经验丰富,且因地形庇佑,风灾、潮灾相对较小(北台湾除外),但降雨量往往能令人瞠目结舌,故而雨灾频发。而2009年的莫拉克则将雨灾的恐怖表现到了极致——全台多个站点雨量破百年记录,其中屏东县尾寮山单日雨量竟达1403毫米,阿里山两日雨量超2300毫米!(作为对照,大陆江南地区城市的一年总降水量也不过1300~2000毫米左右。而大陆日降水量的历史记录是1975年河南驻马店沁阳林庄的1005.4毫米,强降水导致石漫滩水库等六十余个水库溃决,超10万人死亡)远超历史记录的降水量引发了台湾现代史上最为惨痛的八八水灾——全台699人死亡失踪,其中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遭泥石流灭村,474人惨遭活埋。人员伤亡之惨重,为台湾百年来风灾史所未有。八八水灾还间接导致台湾当局刘兆玄内阁的总辞。莫拉克退役后,由“艾莎尼”代替。
0916凯萨娜:
2009年于菲律宾而言又是一个灾年。凯萨娜以并不出众的强度登陆吕宋后为首都地区带来了强降水。马尼拉6小时降雨量达341毫米(特大暴雨级),为1967年以来之最。强降水导致菲律宾500多人死亡失踪。凯萨娜离开菲律宾后在南海重新增强并登陆中南半岛,越南、柬埔寨也有上百人死亡。凯萨娜除名后,由“蔷琵”代替
0917芭玛:
凯萨娜过后仅一周,芭玛又接踵而至,且由于藤原效应,芭玛路径曲折复杂,三次登陆吕宋、折回、打转,最后西行登陆海南岛与越南。而芭玛的反复折腾也给菲律宾本已十分脆弱的防灾体系雪上加霜,全国共有480多人因暴雨洪涝丧生。芭玛被除名后,由“烟花”代替
2006年被除名台风:
1、2006年的1号强台风"珍珠"(Chanchu),在菲律宾、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104人死亡以及12亿美元的损失。
2、2006年的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Bilis),在菲律宾、台湾、中国东南部总共造成672人死亡以及44亿美元的损失。
3、2006年的8号超强台风"桑美"(Saomai),在马利安那群岛、菲律宾、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省总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4、2006年的16号超强台风"象神"(Xangsane),在菲律宾、海南、越南、柬埔寨、泰国总共造成279人死亡以及7.47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5、2006年的22号超强台风"榴莲"(Durian),在菲律宾、越南、泰国总共造成于819人死亡,经济损失无法估计。
2005年被除名台风:
2005年的9号强台风"麦莎"(Metsa),给我国华东地区造成重大损失。40万人被撤离,上海地铁停运。仅浙江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元(其中宁波损失27亿元)。江苏发生狂风暴雨天气,并且造成经济损失达12亿元。
2005年的14号超强台风"彩蝶"(Nabi),在日本造成21人死亡。
2005年的19号超强台风"龙王"(Longwang),给我国台湾、福建、广东、江西等地造成大风大雨,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
2004年被除名台风:
2004年的1号台风"苏特",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带来一定自然灾害和经济损失。(韩国命名)
2004年的8号台风"婷婷"(Tingting),造成日本南鸟岛4人死亡,多人受伤,并造成一定自然灾害。
2004年的14号强台风"云娜"(Rainne),"云娜"台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
2003年被除名台风:
2003年的1号台风"欣欣",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造成一定灾害。(中国香港命名)
2003年的7号超强台风"伊布都"(Imouto),造成菲律宾、我国华南地区重大人员伤亡。仅在中国广西就造成12人死亡,损失超过5亿元。
2003年的14号超强台风"鸣蝉"(Mamei),造成韩国150多人丧生。损失无法计算。
2002年被除名台风:
2002年的6号强台风"查特安"(Chataan),登陆日本关东平原,造成多人丧生和严重的财产损失。
2002年的15号台风"鹿莎",袭击韩国西部。(马来西亚命名)
2002年的26号台风"凤仙"(Pongsona),造成关岛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001年被除名台风:
2001年的26号热带风暴"画眉"(Vamei),虽然不是很强,但它是有史以来最靠近赤道的台风,所以被除名了。
好了,今天关于“潮汕气象爱好者微博”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潮汕气象爱好者微博”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